Industry Dynamic
导读
2025年7月30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正式发布《模型引导的罕见疾病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》。

指导原则明确将类器官(organoids)列为支持罕见病(rare diseases)药物研发的核心工具,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罕见病药物研发领域的规范化与高效化进程,为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治疗希望。

新闻来源:
https://www.cde.org.cn/main/news/viewInfoCommon/6af9e335e63bbcfc762a3d191ff8b719
正文
作为类器官领域的先行者,伯桢生物科学团队于2025年在权威期刊《Life Medicine》发表《全程3D基质包埋类器官自动化高通量筛选加速罕见病药物开发》学术成果,前瞻布局新机遇。

研究成果鉴读
1. 罕见病患者来源类器官(PDO)构建
神经内分泌型宫颈癌(Neuroendocrine cervical cancer, NECC)是宫颈癌中极具侵袭性的一种组织学亚型,约占所有宫颈癌的1-1.5%。NECC患者预后较差,因其罕见,尚无针对NECC的前瞻性研究或随机试验来指导用药。因此,针对NECC开发新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。我们首先在符合伦理的情况下获取了一名NECC患者的肿瘤组织,将其解离消化后的肿瘤细胞与基质胶混合,点到培养孔中,待基质胶凝固后加入特定培养基,使得NECC类器官在体外形成并能够快速扩增。

2. 药物高通量筛选策略
使用wp3D-OAHTS平台,我们将NECC类器官解离下来的单细胞与基质胶混合,以3D细胞-基质胶胶滴的形式均匀铺到129个96孔板中。5天后,将2,802个化合物(10μM)添加到类器官培养基中,药物处理5天后检测细胞活力,总共筛选到583个抑制率超过90%的化合物作为primary hits。再通过二轮筛选、IC50测定从中找到能够在极低浓度下对NECC类器官发挥强烈抑制作用的top hits。

3. 人源化小鼠(PDOX)体内外联合药效评价
在我们锁定的IC50小于10nM的top hits中,我们选择了对Quisinostat 2HCl这个还未经批准上市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体内药效评价。我们首先在裸鼠皮下移植了NECC类器官,在移植瘤达到特定体积时开始给药。我们选择了NECC临床治疗常用的紫杉醇+卡铂联合治疗作为阳性对照组,我们发现Quisinostat 2HCl相比阳性对照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肿瘤抑制作用,提示它有望成为NECC治疗的新药物。
服务热线
bd@biogenous.cn
support@biogenous.cn
order@biogenous.cn
info@biogenous.cn